Product Information
生产补货 – 看板
看板是基于生产现场实际库存数量变化来触发补货的一种方式。跟通常的上层计划拉动需求不一样,物料只被制造级别的供应容器呼叫。
看板补货的方式更多会应用到重复制造环境中。因为重复制造模式下生产的产品和工艺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当然,其他生产模式如离散制造等,根据需求也同样可以使用看板来进行补货。
这种根据现场实际库存情况灵活触发的补货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制品,减少生产制造在供应链上的成本,减少库存持有成本并大大的增加供应链流程中的灵活性和可视化。
看板补货,包括自制生产物料、外部采购物料和库存转储物料。本篇博文我们以自制生产物料的看板补货来了解看板补货的过程。包括:
- 维护看板控制周期
- 看板容器计划订单和生产订单的补货
在进行业务操作前,可以先查看配置中的补货策略(配置标识103944):
对于自制件来说,我们通常使用标准配置中的PD05和PD60两种模式,其中PD05主要用于重复制造的物料,生成计划订单补货,PD60则多用于离散制造,生成生产订单补货。
在维护控制周期(APP: 管理看板控制周期)的时候根据物料的生产模式选择对应的补货策略。以下示例中,物料SG233设定为重复制造;物料SG234设定非重复制造,将以生产订单补货。
SG233容器数量设为400,SG234容器数量设为10:
看板补货的业务,除了补货操作本身,其他业务操作与普通补货模式并无太大差别。如对于MTS的物料来说,创建PIR来表达成品预测需求,运行MRP产生对下阶物料的相关需求,通过看板容器的状态变化产生补货元素后,对补货元素进行处理,这时就可选看板操作和常规业务对象操作了。
接下来的示例中,对于常规的创建PIR,运行MRP产生对半成品的相关需求,这些步骤,我们就不再赘述。我们从相关需求传递到半成品后开始。SG2333和SG234分别是重复制造和非重复制造的半成品物料。
在管理物料覆盖范围应用中,可以看到物料SG2333目前有100数量的相关需求,没有任何供给元素:
去到看板应用将等待中的看板容器801设置为空:
回到管理物料覆盖范围,可以看到系统产生了一个计划订单,计划订单数量并没有匹配目前的需求数量,而是根据补货策略中设置的容器数量400生成的。
待生产完毕后,在看板应用中将容器设置为满的状态,系统会触发该半成品的收货入库以及BOM中下阶组件物料的消耗。
可查看物料凭证的详细信息:
这样就完成了半成品的计划订单生成,组件的消耗,半成品的完工入库。
除了使用看板容器状态来直接触发半成品的入库和组件的消耗,也可以使用应用确认重复制造–看板来做报工确认。勾上调整组件,在过账前可以调整组件及作业工时的消耗数量。
对于使用生产订单补货的自制件,看板容器设置状态为空后,系统会按照补货策略中维护的生产订单类型以及控制周期中维护的容器数量自动产生并释放补货生产订单。
生产订单的执行过程与普通生产订单一样,可进行按订单发料(APP: 拣配生产订单组件)及工序报工确认(APP: 确认生产工序)。最后一道工序确认触发工单自动收货,看板容器状态将被自动设置为满。
————————————————————————————————————————————
**本博文中涉及到的截图均来源与SAP内部测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