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Insights
我眼中的机器人业务流程自动化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 论坛见到大家,我是马丁,今天我来从销售线谈一谈SAP流程自动化在中国的业务发展现状和展望。
1.关于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定位
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首先是SAP BTP业务技术云平台的一部分,它的定位首先是一个技术性工具,介于“集成”与“智能技术”中间,之前我们叫做iRPA (intelligent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其中的“i”就是智能技术的一部分,而“RPA”只是松耦合的集成的具体体现。
在前不久的SAP TechED 2022大会上,CTO穆悦庚宣布了新的品牌”SAP Build”,里面既包含了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也包含了我们熟知的,但是在中国还没有落地的Workzone、AppGyver等组件,实际上是希望以平台赋能终端用户,以LC/NC的方式实现公民开发者的爆发式增长,从而在LC/NC市场分一杯羹。
2.关于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业务现状
2020年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正式在中国落地,虽然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市场上已经到处都是RPA的身影了,比如UIpath、AA、Cyclone等,但是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单子数量增长迅速,在销售过程中也备受亲睐。目前看来,客户的Adoption rate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们面世的时间有点短,生态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产品本身的本地化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从未来看,随着2023年更多的SAP BTP云服务选项落地中国,在流程洞察、流程挖掘、流程自动化领域,将会有较大的增长。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扎心的事实,目前国内实施商的人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之为顾问,可能高级工程师的成分会多一些,他们仅仅是将客户的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信息化,而打着“新时代”的幌子干着“旧社会”的事情(此处旧社会特指信息化时代)。实际上即使是在2000年前后的信息化时代,ERP咨询往往不只是上一套系统这么简单,而是谈到很多管理变革、流程再造等议题,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毫无疑问是“光辉岁月”的最佳实践,只有“流程再造”等议题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之一,SAP Build的相关功能才得以发回最大的价值。
3.关于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未来展望
通过与大大小小的客户交流,我发现大家在流程自动化的需求上出奇的一致,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数字化里面的自动化,过去几十年,我们通过技术革新,尝到了自动化的甜头,因此很多企业家也希望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数字化转型中来,因此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市场潜力可以概括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传统SAP ERP客户在集成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具有产业链上、下游的零售客户,他们往往在数据录入、系统自动交互等方面能够获得真金白银的经济回报,有很大的冲动使用SBPA产品。比如我们的一个汽车零售客户,通过实施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获得了接近4000万的年人工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全新加入SAP大家庭的客户在一开始就做好了谋篇布局,将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考虑到整个项目的实施范围内,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展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坚定信心。
4.关于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的本地化
任何产品或服务,不做好中国的本地化适应,将会很难在本土生存下去,即使是强如SAP ERP,作为业界的标准,依然做了很多中国本地化的应用,比如银企直联、金税接口、中国资产负债表、资金管理等。
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作为企业内部的填缝剂、节省人工的灵丹妙药,除了对接SAP ERP等SAP的应用之外,在中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国外遇不到的情况,比如对接金蝶、用友的传统OP系统,对接金蝶苍穹、用友BIP等新的技术平台,另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山WPS等等。随着“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等议题的日趋热门化,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必须也只能继续做好中国的本地化适配,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客户。
篇幅所限,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后续还有能够和大家在线交流的机会,也希望SAP Build Process Automation在中国的生态和市场份额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欢迎大家经常回家坐坐:https://community.sap.com/topics/intelligent-r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