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roduct Information
Author's profile photo HSUEH-JEN LU

間接成本分配的應用

本篇文章將以時下常見的模具費用處理作為案例,說明間接成本的分配可以如何應用在標準實際作業中;同時也在標準與實際作業下,分別採用不同的間接成本分配的工具,讓讀者未來在面對不同需求時,可以更彈性的運用系統本身提供的工具。

文章內容包括:

  1. 標準作業
    • 說明間接成本的成本計算表如何應用在產品成本估算中
  2. 實際作業
    • 內容著重在如何透過(範本搭配企業流程)的方式,將模具費用分配至生產訂單

業務背景

由於客戶的模具其取得成本較高,故在會計上認定為固定資產

針對模具的相關費用(例如:開模費、資產折舊等),按模具使用的次數(1單位產品使用1次)進行分攤, 討論後標準作業與實際作業的重點彙整如下

標準作業

  • 按照產品成本的百分比進行產品模具成本的預估
  • 模具費佔產品成本比例會因不同產品而有所不同

實際作業

  • 模具費用直接認列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有使用該模具的製品上
    • 按有使用模具相關產品的生產訂單的期間產出數量作為分配依據,將期間模具費用分配至相關生產訂單

 


方案

方案考量

  • 不考慮開發增強的前提下
  • 標準作業採用間接成本的成本計算表,按照產品成本的百分比進行產品模具成本的預估
  • 實際作業採用(範本搭配企業流程)的原因在於是按期間產出量作為模具成本預估的基礎,故無法直接透過成本計算表進行預估(成本計算表的 “基礎” 僅能使用投入科目
  • 由於模具費用分攤會因為不同產品所分攤的費率也不同,故不適合使用作業類型,這樣會造成整個產線的產品均攤

標準作業

實際作業

  • 按相關產品投入料工費的總和乘上固定百分比計算模具成本
    • 由於模具成本的標準值是按產品投入料工費的總和乘上固定百分比,故適合採用成本計算表估算產品的模具成本
  • 本案例採線外計算模具標準費率,故採人工維護企業流程標準費率,供期末結算時範本分配作業使用
  • 透過期末結算成本中心分攤作業,將帳上實際發生的模具費用,分配至企業流程(分子)

借:實際模具費用分攤-企業流程
 貸:實際模具費用分攤-成本中心

  • 期末結算時透過範本分配作業,以相關產品的生產訂單的期間產出量作為實際數量(分母),乘上標準作業維護的模具費率後,作為相關生產訂單模具標準成本

借:標準模具成本預估-生產訂單
 貸:標準模具成本預估-企業流程

  • 透過實際價格計算,將前述分配至企業流程的費用(分子)除以範本分配至企業流程的期間產出量(分母),計算出模具實際費率
  • 透過實際價格重估,將企業流程標準與實際價格的差額,重估回相關生產訂單
  • 若企業流程借/貸方,因為計算過程小數的尾差,導致有餘額發生時,餘額轉列為銷貨成本,不分攤到產品別

 


實施

在定出案例採用的方案後,接下來就準備開始實施方案,實施的部份,主要區分為以下兩部份說明

  • 主檔
    • 會計科目(FS00)
    • 企業流程(CP01/CP02/CP03)
    • 企業流程價格(CP26)
  • 設定
    • 維護範本(CPT1/CPT2/CPT3)
    • 指派範本至成本物件(KTPF)
    • 成本元件結構(OKTZ)
    • 定義間接成本碼(OKOG)
    • 定義間接成本群組(OKZ2)
    • 定義成本計算表/基礎(KZS2)
    • 定義成本計算表/間接成本率(KZS2)
    • 定義成本計算表/貸方(KZS2)

 


主檔/會計科目(FS00)

  • 依照不同的用途,分別建立不同的會計科目,並將其編列至所屬的科目區間
  • 由於使用的均為 CO 模組的功能,故總帳科目類型均為 “S 次要成本”;科目群組均為 “SECC 次要成本”
成本要素 說明 成本要素類別 用途
59044000 工單成本-模具費用 41 “間接成本比率” 標準成本估算時,間接成本計算時,成本計算表貸方使用的次要成本要素
69099992 製造部門模具折舊費用轉企業流程 42 “分攤” 期末模具相關費用由成本中心分攤至企業流程使用的次要成本要素
98999999 標準模具成本預估 43 “內部作業分配” 實際範本分配時,分配回相關生產訂單使用的次要成本要素

%u6210%u672C%u8A08%u7B97%u8868%u4F7F%u7528

%u8CBB%u7528%u5206%u6524%u4F7F%u7528

%u5BE6%u969B%u7BC4%u672C%u5206%u914D%u4F7F%u7528

 


主檔/企業流程(CP01/CP02/CP03)

  • 按公司代碼分別建立各自的企業流程

頁籤 “基本資料”

%u4F01%u696D%u6D41%u7A0B%u4E3B%u6A94-%u9801%u7C64

頁籤 “分配”

    • 計劃價格指示碼:維護 3,本例模具標準費率採線外計算後,人工維護至系統
    • 實際價格指示碼:維護 5,原因為後續企業流程實際價格會透過系統自動計算(KSII)

%u4F01%u696D%u6D41%u7A0B-%u5206%u914D

 


主檔/維護企業流程標準價格(CP26)

  • 於企業流程維護的標準價格,可以理解為 “模具每次使用的標準費率
  • 期末實際範本分配時(視同一般生產訂單的作業類型報工),分配至生產訂單的模具成本會透過 “生產訂單的期間產出量 x 企業流程的標準價格”,作為期間生產訂單模具成本預估

%u7DAD%u8B77%u4F01%u696D%u6D41%u7A0B%u4F5C%u696D%u50F9%u683C

  • 如前述方案所述,模具標準費率採線外計算後,再於此處維護

%u4F01%u696D%u6D41%u7A0B%u6A19%u6E96%u50F9%u683C

 


設定/維護範本(CPT1/CPT2/CPT3)

  • 範本是用來定義對象(本例使用企業流程)的計劃數量實際數量的產生方式
  • 將 “各公司下針對模具費建立的企業流程” 統一維護至此處理模具費的範本中
  • 基於以下原因,本例僅針對實際啟動
    • 此需求中,產品標準成本中模具的標準值是透過間接成本的成本計算表計算,並沒有透過範本的方式,故此處僅啟用實際數量計算

%u7DAD%u8B77%u7BC4%u672C

 


設定/指派範本至成本物件(KTPF)

  • 在此步驟中,指定如何選擇用於計算企業流程成本的範本
    • 透過成本計算表間接成本碼選擇範本,而不是透過正在製造的物料
  • %u6307%u6D3E%u7BC4%u672C%u81F3%u6210%u672C%u7269%u4EF6
  • 成本計算表使用來確定計算間接成本率的條件,通常透過成本計算變式中的評價變式進行選擇
    • 此連接意味著除了間接成本率外,還應計算流程成本

%u8A55%u50F9%u8B8A%u5F0F

  • 透過物料主檔成本計算檢視中指定的間接成本群組選擇間接成本碼,再透過(成本計算表+間接成本碼)的組合,即可根據物料選擇範本
    %u7269%u6599%u4E3B%u6A94

 


設定/成本元件(OKTZ)

  • 於成本元件結構,針對模具成本新增成本元件
    %u6210%u672C%u5143%u4EF6
  • 維護 “新增的成本元件” 的 “明細” 資料
    • 本例的 “模具費用” 性質屬於 “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指的就是不會受到公司營業額、生產量的影響而變動的成本

%u6210%u672C%u5143%u4EF6%u660E%u7D30

  • 同時將 “標準” 及 “實際” 作業使用到的次要成本要素維護在相關的 “成本元件” 下的 “成本要素間隔” 中
    %u6210%u672C%u8981%u7D20%u9593%u9694

 


設定/定義間接成本碼(OKOG)

  • 要使用間接成本碼確定間接成本百分比,需要:
    • 成本計算表指派給訂單評價變式以進行成本計算
    • 在指派的成本計算表中,欄位 “間接成本” 中輸入使用間接成本碼的間接成本條件
    • 間接成本碼指派給間接成本群組
    • 在要生產的物料的物料主檔中輸入間接成本群組
  • 標準作業中是按相關產品投入料工費的總和乘上固定百分比計算模具成本,故此處建立間接成本碼與不同固定百分比對應

%u9593%u63A5%u6210%u672C%u78BC

 


設定/定義間接成本群組(OKZ2)

  • 在此步驟中,建立間接成本群組,以便可以在成本計算表中定義僅適用於某些成品或半成品的間接成本計算條件
  • 這些條件連結到間接成本碼
    • 間接成本碼是透過要計算成本的物料的物料主檔中指定的間接成本群組來選擇的
  • 間接成本群組還可用於選擇流程成本分配範本
    • 使用成本計算表和間接成本碼的組合選擇範本
  • 建議各公司/工廠對應的不同評價範圍,共用同一組間接成本群組,且對應同一組間接成本碼

%u9593%u63A5%u6210%u672C%u7FA4%u7D44

 


設定/定義成本計算表/基礎(KZS2)

  • 此例需求為 “按照產品成本的百分比進行產品的模具成本的預估”,故於 “基礎” 維護工單投入相關成本要素含料、工、費使用的主要或次要成本要素
  • 由於物料或是生產訂單成本計算表的決定皆預設在評價變式,故在沒有特殊需求的前提下,建議所有公司/工廠共用同一個成本計算表
    %u6210%u672C%u8A08%u7B97%u8868-%u57FA%u790E

%u6210%u672C%u8A08%u7B97%u8868-%u57FA%u790E-%u660E%u7D30

 


設定/定義成本計算表/間接成本率(KZS2)

  • 本例需求為 “按照產品成本的百分比進行產品的模具成本的預估”,故於間接成本率僅就計劃間接成本維護不同間接成本碼對應的間接成本百分比

%u6210%u672C%u8A08%u7B97%u8868-%u9593%u63A5%u6210%u672C%u7387

  • 間接成本類型(Ovrhd type)
    1. 實際間接成本
    2. 計劃間接成本
    3. 承約間接成本

%u6210%u672C%u8A08%u7B97%u7387

 


設定/定義成本計算表/貸方(KZS2)

  • 成本分配是確定間接成本率過程的一部分。如果這導致以實際成本借記某個對象,則必須同時貸記成本會計中的另一個對象
    • 對象可以是成本中心訂單企業流程
    • 透過成本要素類別 41 “間接成本率” 的次要成本要素

%u6210%u672C%u8A08%u7B97%u8868-%u8CB8%u65B9

  • 貸方的鍵值為 “有效期限
    • 並沒有任何組織相關欄位,故若企業流程按公司代碼分別建立時,此處只能放一個代表的企業流程
    • SAP 標準範例以成本中心為例,放了一個虛擬成本中心 “SAP-DUMMY”

%u8CB8%u65B9

 


測試

  • 標準成本估算
  • 標準成本估算/間接成本分析
  • 日常作業/實際生產訂單收貨/生產訂單成本分析
  • 實際/成本中心月結作業/實際分攤(KSU5)
  • 實際/成本中心月結作業/實際分攤結果
  • 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實際範本分配(CPTA/CPTD)
  • 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實際範本分配結果
  • 實際/成本中心月結作業/執行實際價格計算(KSII)
  • 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實際價格重估(MFN1/CON2)
  • 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重估後結果

 


測試/標準成本估算

分項列舉

%u5206%u9805%u5217%u8209

成本元件

%u6210%u672C%u5143%u4EF6

 


測試/標準成本估算/間接成本分析

  • 為了驗證估算的 “間接成本-模具費” 結果,可以在指令欄位輸入 “SUR”,進行間接成本計算的分析

SUR

  • 間接成本分析顯示如下圖
    • 本例需求為按照產品成本的百分比進行產品模具成本的預估
      • 產品成本 = 下圖紅框處加總 = 50,019 TWD
      • 間接成本百分比 = TL08 對應的百分比為 1%
      • 預估模具成本 = 50,019 x 1% = 500 TWD

%u9593%u63A5%u6210%u672C%u5206%u6790

 


測試/日常作業/實際生產訂單收貨/生產訂單成本分析

  • 結算期間” 生產訂單的 “期間產出量”,後續期末結算時,將在範本分配中拿來作為相關企業流程的實際數量
  • 收貨時按目標版本的設定,將按收貨數量以目前標準成本估算產生目標成本資訊

%u751F%u7522%u8A02%u55AE%u6210%u672C%u5206%u6790

 


測試/實際/成本中心月結作業/實際分攤(KSU5)

  • 將實際模具費用分攤至企業流程

借:實際模具費用分攤-企業流程
貸:實際模具費用分攤-成本中心

  • 建議在會計科目規劃上,區隔模具相關科目與一般用途科目,以利費用分攤作業
    • 以折舊費用為例,建議模具使用的折舊費用科目,與其他資產使用的折舊費用科目分開,如此一來,在發送方規則的部份,即可直接指定 “已過帳金額”,而不需要人工指定固定金額

%u5340%u6BB5%u8868%u982D

%u50B3%u9001%u8005-%u63A5%u6536%u8005

 


測試/實際/成本中心月結作業/實際分攤結果

  • 交易:S_ALR_87013611
  • 實際模具相關費用由成本中心透過次要成本要素轉出
    • 透過成本要素類別 42 “分攤” 的次要成本要素

S_ALR_87013611

  • 交易:S_ALR_87011761
  • 實際模具相關費用由成本中心分攤至企業流程

S_ALR_87011761

 


測試/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實際範本分配(CPTA/CPTD)

  • 需求:按照期間產出量,預估生產訂單的模具成本
  • 實際範本分配步驟
    1. 按照範本的定義,以相關生產訂單 “結算期間” 的 “產出量”,作為企業流程的 “實際數量”
    2. 取得結算期間企業流程的價格
    3. 以(企業流程實際數量 x 企業流程價格)作為預估的生產訂單的模具成本
      • 由於維護的企業流程價格為 1 TWD / 10,000 SET,故計算出來的模具標準成本為 0
    4. 將企業流程的實際數量及預估的模具成本由企業流程分配至生產訂單

%u5BE6%u969B%u7BC4%u672C%u5206%u914D

 


測試/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實際範本分配結果

  • 交易:CO03
  • 生產訂單成本檢核明細

%u751F%u7522%u8A02%u55AE%u6210%u672C%u5206%u6790

  • 交易:S_ALR_87011761
  • 查詢企業流程借貸方金額及餘額

S_ALR_87011761

 


測試/實際/成本中心月結作業/執行實際價格計算(KSII)

  • 以期間由成本中心分攤過來的模具相關費用作為分子;
  • 在實際範本分配時,決定的實際數量(生產訂單期間產出量)作為分母
  • 按上述因子計算企業流程的實際價格

%u5BE6%u969B%u50F9%u683C%u8A08%u7B97

  • 期間模具相關費用(由成本中心分攤至企業流程):529,808 TWD
  • 期間生產訂單產出量:1,296 SET
  • 期間企業流程實際價格:4,088,025 TWD / 10,000 SET

%u5BE6%u969B%u50F9%u683C%u8A08%u7B97%u7D50%u679C

 


測試/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實際價格重估(MFN1/CON2)

  • 透過生產訂單的實際價格重估,將模具價格標準(CP26)與實際之間的差額重估回相關生產訂單
    %u5BE6%u969B%u50F9%u683C%u91CD%u4F30
  • 期間模具相關費用(由成本中心分攤至企業流程):529,808 TWD
  • 期間生產訂單產出量:1,296 SET
  • 期間企業流程實際價格:4,088,025 TWD / 10,000 SET
  • 期間企業流程標準價格:1 TWD / 10,000 SET
  • 重估金額 = 生產訂單期間產出量 x 期間企業流程實際價格 – 生產訂單期間產出量 x 期間企業流程標準價格
    • 1,296 SET x 4,088,025 TWD / 10,000 SET – 1,296 SET x 1 TWD / 10,000 SET = 529,808 TWD

%u5BE6%u969B%u50F9%u683C%u91CD%u4F30%u7D50%u679C

 


測試/實際/生產訂單月結作業/重估後結果

  • 交易:S_ALR_87011761
  • 本例需求期末企業流程的餘額,需人工結轉至銷貨成本

%u91CD%u4F30%u5F8C%u7D50%u679C

 


Q&A

Q1:以此例需求而言,在不開發的前提下,實際作業採用(範本搭配企業流程)是唯一選擇嗎?

A1:使用範本搭配成本中心/作業類型的方式,也是另一個可行的選擇,相較於範本搭配企業流程的方式,範本搭配成本中心/作業類型具有以下特點:

      • 相關主檔、日常作業、期末作業等的操作方式與一般作業類型(例如:直接人工/製造費用等)的處理方式一致,客戶不需要另外學習一組 “企業流程” 相關的操作

 


Q2:若客戶的模具是可重複使用的模具,且會有研發和生產混用的情況,請問如何適當的將模具費用分別計入研發支出及生產成本上?

A2:此案例實際作業是以生產訂單的期間產出量作為模具費分配至生產訂單的依據,故若研發訂單亦有產出時,模具費用亦會分配至研發訂單。

 


Q3:模具相關產品的生產訂單若期間沒有產出量時,如何處理?

A3:需與客戶討論確認處理方式,例如:有的客戶會希望納入一般製費由所有產品平均分攤;有的客戶會希望轉列為期間銷貨成本,不再分攤到產品別等。待確認處理方式後,在看實務作業要如何配合調整。

 


Q4:“帳上實際發生的模具費用” 與 “分配至生產訂單的模具成本” 之間的差額(按產出數量比例分配造成的尾差)如何處理?

A4:需與客戶討論確認帳務處理方式,例如:有的客戶會列為期間銷貨成本,不再分攤到產品別,以此為例,將企業流程餘額調整至銷貨成本的可能作法:

    • 透過手動成本分配,將企業流程的借貸差額分配至內部訂單
    • 再將內部訂單餘額結轉至銷貨成本

 


參考文章、文件說明及連結

撰寫文章過程中參考的文章、文件等說明及資訊詳列如下,請參考。

Overhead cost allocation options in Product costing

比較各個間接成本分配的方案,內容相當精闢,值得細細品味

Basics of Standard Costing – Understanding overhead cost flow-Part 4

針對標準作業使用成本計算表有詳細的說明

Template Allocations. Other alternative to post Activities

2065555 – Revaluation and overhead rates: Flow trace activation

3025287 – Material costing, OK code SUR: incorrect display in analysis of overhead costs

物料成本估算時,顯示間接成本的分析,輔助確認間接成本計算結果

有关CostingSheet 用户出口应用

使用 “成本計算表” 若要以“產出”作為間接成本計算的基礎,則必須考慮使用“增強”,這篇文章給出了成本計算表使用增強的範例

 


 

文章到這裡結束,感謝您撥冗閱讀,如果在閱讀過程中,您有發現任何疑問、反饋等,請不吝回覆提出,我會再更新文章內容。

 

All the best,

HSUEH-JEN, LU (Eric)

Assigned Tag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on to comment or reply to a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