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Author's profile photo Former Member

人事范围VS公司代码

SAP挺牛的,但也不见得都那么牛。

搞不清楚那帮人脑袋里面怎么想的,要把人事范围放在公司代码之下。或许在欧洲可以,在美洲国家也可行,但在中国……坑爹啊。

公司代码很大程度上代表是法人实体。有法人实体就必须要有公司代码,因为法人实体要出单独的财务报表,所以……必须设。它可以因为税收原因设立(你要不是法人实体的子公司,出不了单独的税报表,地方政府是收不到税滴,所以会有很多麻烦滴,这就是沃尔玛一直开不进广州滴原因了);它可以因为避税考虑设定,这类例子我相信网上多了去;它还可以因为内部管理需要设定,就像利润中心会计差不多。总之一句话,公司代码可以随便设,只要账不会错就行。其结果是很可能设得很“细”。

人事范围代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上的划分。最好的情况下,当然执行统一的人事政策,由统一的HR部门管理,所有人一视同仁,所有的事务都找同一个HR部门,这样也就不用划分了,都用一个人事范围得了,天下太平矣。事实上很难做到,特别是大型企业。一般大型企业会有几个事业部,都有单独的人力资源部门,人事政策也不见得一样。人事范围代表哪个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此员工的人事事务,包括合同处理,数据变更等等,也包括此员工适用哪个奖惩制度之类的。

管得好的企业,人事范围不会很多,精简化,标准化嘛,往往就会设得比较“大”,然后……

然后,两个明明是不同纬度的东西硬是被SAP绑在一起,将趋势往“大”设的人事范围,放在了趋势往“细”整的公司代码之下。矛盾产生了,顾问纠结了,SAP又坑爹了。

系统若不能有效反应业务实质,必不能支撑管理,支撑战略,最终扭曲地一塌糊涂。

Assigned Tag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on to comment or reply to a post.